李易儒 - 國學公益講座主題《天干地支的應用》
李易儒 - 國學公益講座主題

李易儒簡介:
李斌,筆名李易儒,1967年出生于陜西省西安市,周易研究者,天一軒周易姓名學創始人,長期研究命名及品牌策劃、周易應用等,2004年應邀參加“第七回世界易經大會暨第十五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研討會”,2006年榮獲“首屆中華姓名文化與品牌命名策劃討論會”獎杯,論文被收錄《中華姓名文化與品牌起名策劃討論會優秀論文集》 、業績錄入《中國當代名人•易學名人卷》、《中華命名師風采》。旨在研究與推廣周易實用價值,先后為上市公司、大型集團公司、國內外企業策劃服務。
李易儒老師以豐富的知識,全方位講授了天干地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其主要內容包含: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的組合形式、中國歷法、二十四節氣及閏月的形成 、北京時間時差與東八區、天干地支五行關系與閱讀《黃帝內經》等經典古書所具備的天干地支的知識等,并且分享了李老師多年經驗總結的,用3~10秒在手掌上推算120年之內的任何一年的天干地支,和120年之內的天干地支快速換算為某一年,大大豐富了國學、書法愛好者在閱覽書法、國畫時的知識點。 此次公益講座主辦方是陜西省慈善聯合會,講座取得了圓滿成功!
上圖:李易儒老師與部分教授老師、同仁合影
天干地支60甲子旬頭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空)戌 亥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空)申 酉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空)午 未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空)辰 巳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空)寅 卯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空)子 丑
上圖:李易儒老師講座中
天干地支早記載見于《詩經·小雅·吉日》:“吉日庚午,即差我馬” 。天干地支及五行構成了中國人原始、樸素的世界觀,天干地支一直貫穿歷史,被應用到易經、中醫,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及歷史事件等,天干地支幾千年來在人們生活中和歷史記載起著重要的作用。 “五行”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洪范》中“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sè(注:種曰稼,收曰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穡作甘”!渡袝肥枪糯臍v史文獻,記錄從堯、舜開始,到夏、商、周三代的資料。
上圖:李易儒老師講座中
例如:立春每一年都在2月4日左右,清明在公歷4月5日左右。
立春2月3-4日,驚蟄3月5-6日,清明4月4-6日
立夏5月5-6日,芒種6月5-6日,小暑7月7-8日
立秋8月6-8日,白露9月7-8日,寒露10月7-9日
立冬11月7-8日,大雪12月7-8日,小寒1月5-6日
北京時間時差
十二時辰以當地時間為準
地球360°每天24小時,15°/小時,劃分24個時區,格林尼治天文臺所在地開始為0°
中國是東八區,北京時間是標準時間的名稱,而不是標準時。發布北京時間的天文臺在陜西蒲城縣,中國科學院陜西天文臺,但蒲城也不是標準北京時間。
東八區位于東經112.5°~127.5°之間,共有15°的跨度,東八區東經中線為東八區的標準時間。
常州市威墅堰區是標準的北京時間
在東經120°子午線上。
120°子午線還有秦皇島,青島,杭州,臺灣省
日晷gui ,太陽的影子
上圖:認真聆聽,現場演練
天干地支的五行生克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關系,使事物發展達到平衡、中和態勢,從而事物的發展得以維持。
李易儒老師以《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原文與譯文舉例說明,在閱讀經典書籍是需要掌握的五行知識點。
【原文】
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聞其事。
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解說五行知識點及譯文】
黃帝問道:結合人體五臟之氣的具體情況,取法四時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作為救治疾病的法則,怎樣是從?怎樣是逆呢?我想了解治法中的從逆和得失是怎么一回事。
岐伯回答說: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時令氣候,有衰旺盛克的變化,從這些變化中可以測知疾病的死生,分析醫治的成敗,并能確定五臟之氣的盛衰、疾病輕重的時間,以及死生的日期。
《黃帝內經》所說的“貴”,就是五行的旺;所說的“賤”,就是五行的衰;所說的“甚”,就是五行的太過或不及。
上圖:李易儒老師講講授木 火 土 金 水 ,五行天地萬物歸類,事物間相互的關系。
五行生克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關系,使事物發展達到平衡、中和態勢,從而事物的發展得以維持。
平衡中和為吉;失衡走偏為兇。當五行不能制約對方時,此五行就會失去平衡,從而進入五行關系失衡與過偏的態勢,導致不利的產生。
對立統一,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維持平衡的規律,大破這種規律就會向一個方向發展到失控。
這一繁雜難懂古人思想精華被李易儒老師的講得生動有趣,貼近現實生活,大家們也興趣盎然,現場氣氛熱烈。李老師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靈活的現場把控力,也讓我們看到了其深厚的基本功和扎實的文化涵養,同時也讓我們期待李老師今后帶來更加精彩的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