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儒主講《國學智慧與取名技巧》國學講座報道
主講老師 李易儒
12月20日18:30,由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長安學堂、陜慈聯國學專委會以及陜西省社科聯主辦的2020年長安學堂雁塔校區國學經典讀書會第十期于西北政法大學雁塔校區價值哲學會議中心如期開講。此次讀書會課堂繼續通過線上直播平臺進行分享,線上共有507人收聽。在班主任的主持下,本次讀書會正式開始。
2020年12月20日李易儒主講國學智慧與取名技巧
本期讀書會有幸邀請到李易儒老師,本名李斌,致力于姓名文化及品牌命名藝術的普及推廣,探究姓氏文化、名號稱謂歷史、漢字文化內涵及與時俱進的應用。第一節老師分析了姓名的作用,甲骨文“名”,造字本義為:晚上黑夜,看不到人,用口呼喚或區別一個人,這就是“名”的原始作用。無論是隨母姓還是隨父姓,其基本作用是區分血脈血緣關系的;而且姓名可以給本人或他人心里產生影響力,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李易儒講座中, 甲骨文“名”造字本義為:晚上黑夜,看不到人,用口呼喚或區別一個人,這就是“名”的原始作用
李易儒主講《國學智慧與取名技巧》
第二節李老師介紹了漢字的來源及歷史演變過程,其中包括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以及形聲字的意義以及例子。第三節是關于姓名音韻、平仄、拼音、方言、諧音的介紹,李老師指出各地方言對漢字發音有所不同,歷代官方發音也不同,但是承載的信息是一致的。
漢字的來源及歷史演變過程,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以及形聲字的意義
第四節李老師介紹了姓名的意義,姓名具有社會意義,有一定管理性。其本質又是社會交往產生的姓名符號的功能,同時,姓名的含義又對名字主人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力,姓名意義具有積極性,愿望,理想、內涵或吉祥聯想的名字。第五節是名字的結構形態,不能過多運用“鑫、磊、淼”這樣的字,顯得臃腫,不要左小右大,左大右小,也不要中間大,兩頭小,姓名結構視覺上,是相對平衡,穩定,中和,陰陽和諧,同時,也要有一定的變化和表現力,達到視覺的美感。
姓名音韻、平仄、拼音、方言、諧音的介紹
第六節老師教授了常用的起名及技巧,首先是詩詞典故取名法“萃取名字”,其次是傳統天干地支與易經取名法,最后是三才五格取名法。第七節是企業、品牌命名的構思,品牌名稱要有畫面感,最好易認易記易念,要與行業屬性特點相關,避免不良諧音,可配用五行、數理等,要避免繞口。
詩詞典故取名法“萃取名字”
傳統天干地支與易經取名法
最后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誦讀感恩詞感謝老師,這一堂課使大家受益匪淺,實用性極高。從九月中旬開始的長安學堂雁塔校區國學經典讀書會要暫時劃上句號了,但是與書籍心靈的契約以及從各位讀書會老師那里學習到的精神和智慧都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心里,在這里感謝所有人的參與,也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大家也能依然保持對國學經典的熱愛!
。